第336章 万宝楼中遇故人_古玩之金瞳鉴宝
笔趣阁 > 古玩之金瞳鉴宝 > 第336章 万宝楼中遇故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6章 万宝楼中遇故人

  残阳如火。

  临近傍晚,天气放晴,温暖的阳光下,楚州的深秋多了一丝暖意。

  时间来到下午5:20分,沈愈与裴玉安终于站在了《董记古玩》的店门前。

  这是一排六间高三层的独栋中式仿古建筑,抬头望去匾额上的四字店名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董记古玩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万宝楼,是楚州所有藏家都要来一次的古玩名店。

  ……

  “小友说笑了,老夫在万宝楼做工三十载,还从未听过有什么‘顾恺之的真迹传世。

  “别说现在,顾恺之的真迹在北宋时已属罕见,御府所藏不过区区九副,真迹与否还有很大争议,所以这画你还是收起来吧。”

  沈愈与裴玉安还未走进万宝楼的大门,就听到一楼大厅内传来一阵明显有些不悦的苍老之声。

  “有人来万宝楼出售赝品?这到是有些意思了。”

  沈愈与裴玉安对视一眼,彼此都加快了脚步。

  揭开门帘,进入大厅,瞬间仿佛进入某个古代的书香人家。

  窗明几净,纤尘不染,每一件家具都摆放的整整齐齐。

  这算是沈愈第一次真正的来万宝楼,室内陈设与他想象中的着实有些不同。

  一楼大厅并不是装修的奢华无比,反而有些简约味道。

  当然,万宝楼一楼的面积很大,差不多有上千平米。

  里面全部打通可说一片通透,安全方面由六根擎梁巨柱托举屋梁,给人一种极为踏实的感觉。

  陈设虽不奢华却颇为大气,进门的北墙上悬有一张巨幅《蓬莱寻道图》,笔法雄奇,墨法飘逸,绘工超绝,虽不是古人所画,但沈愈一看也知是出自现代名家之手,其绘事之精,可说已登峰造极。

  图下有包浆醇厚的紫檀木方桌一张,一尊巨大的兽首铜炉放于其上,炉内不时有淡淡檀香飘出,仿佛兰芝之清雅,很是提神。

  方桌两旁各有一字并排的三张花梨木太师椅,看款式包浆当是真正的清代花梨木。

  剩下的就是仿古柜台与各式博古架了。

  扫了几眼,沈愈发觉单单博古架就得有个之多,看样子今天有的忙了。

  “两位先生,您两位是想出售古董还是买古董啊?”

  一个彬彬有礼的男店员快步走来后,脸带笑意的朝沈愈二人打招呼。

  沈愈扬了扬手里的翡翠镇纸与端砚还以微笑,“是买,这两件是在别处购得的。”

  “不知道您两位想买些什么样的古玩?”

  沈愈面上表情不变,心里却道,“我是来捡漏的,现在哪知道买什么?”

  但这种问题根本难不倒沈愈,他左右打量了几眼,“古董收藏主要讲究一个眼缘,具体买些什么还得看看再说。”

  “听您说话就知道您是古董收藏的行家,好,您随便看,有喜欢的可以随时喊我,对了,您两位想喝点什么?

  “红茶,绿茶,乌龙茶,咖啡,各式冷饮,白开水,店里都有的。”店员很是赞同的点点头,同时不动声色的拍了沈愈一个马屁。

  “两瓶清凉谷矿泉水就可以,对了,那位老人家是谁?”

  沈愈指着不远处某张鉴赏桌旁的老者问道。

  这老者身材高大,白须白发,但是精气神很好,站在鉴赏桌前不怒自威。

  他对面的是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因为背对沈愈一时半会的也无法看清对方的相貌。

  “那是郑从云,郑老,是店里的大掌柜。”

  沈愈心思电转,“不知道郑老与郑从远是什么关系?”

  店员笑笑,“郑老是郑大老板的亲堂兄。”

  沈愈恍然大悟,怪不得看老者的第一眼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店员去拿矿泉。

  水,沈愈小声对裴玉安道:“玉安,我沈家小辈的原话说那个漏是在货架子上,如此说来应该不会是字画一类。

  “万宝楼不卖瓷器,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是一件杂项类的古董,你先在店里逛逛,感觉哪件古董可能是漏就先记着,我去看看那幅顾恺之的画。”

  还别说,从在门外听到顾恺之的真迹后,沈愈的兴趣就来了。

  原因也很简单,不管是在东江几大古玩市场还是在楚州旧货市场以及古玩城,沈愈还从来没听说有人拿顾恺之的字画出售的。

  就是地摊上也没有卖顾恺之画的。

  古画为古董价值之最,也就是说,古画在所有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古董里面价格是最高的。

  一般来说,市场上的赝品大部分都是仿明清二三流画家的作品。

  清六家,明四家的作品都少,元四家的基本就没有了。

  电视上那种古玩市场中到处都是卖唐寅赝品的其实并不存在。

  这一点想想也能明白,藏家也不是傻子,哪来的这么多唐寅真迹啊?

  所以这冷不丁的出来一副所谓的顾恺之真迹,由不得沈愈不感兴趣。

  何况还是在这万宝楼内。

  顾恺之是谁?东晋第一大画家,水墨画毫无争议的鼻祖,也是《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列女仁智图》的原作者。

  顾恺之虽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但在画史上却是排行第一位的人物。

  著名典故“画龙点睛”的主人公张僧繇是他的粉丝,所谓画龙点睛学的也是顾恺之,是顾恺之玩剩下的。

  所以北宋《宣和画谱》将顾恺之列为第一毫无争议,画圣吴道子也得排在他老人家的后面。

  为什么顾恺之是绘画第一人呢?

  很简单,他是历史上有作品可以考证的绘画第一人。

  有人会说,哇,就这么简单?

  嗯,就是这么简单!

  因为人家有作品传世啊,哪怕是唐宋摹本。

  在顾恺之之前也有很多能人,但他们大多只在典籍上一笔带过,没作品传世再厉害也是没有说服力。

  来到鉴赏桌前,沈愈发现这是一副纸质泛黄,古朴陈旧的挂轴画。

  可能因为年数久远,挂轴两头的天地双杆以及轴头已经生出了厚厚包浆。

  画的内容是传统山水人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沈愈瞅了两眼后就没有再多看。

  人物呆板似塑,山水也无灵气,整幅画可说毫无古意,充满了仿制品的现代气息。

  “呀,是沈先生?”

  沈愈闻声抬头,打量对方几眼后沈愈马上笑了,“易老板,原来是你啊。”

  这世界真小,卖画的不是旁人,正是沈愈夏天陪着顾青青逛旧货市场买寿礼时碰到的那个高瘦摊主易升游。

  也就是沈愈在他摊子上巧合捡漏银质鸳鸯转香壶的那个瓷器摊摊主。

  后来沈愈锯壶后在壶内得到了一颗自然天成的夜明珠。。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x.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x.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